在2025年服贸会上,清华五道口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董克用指出,当前养老金融领域面临诸多挑战,亟须通过更多服务和制度创新来构建行业新生态。
董克用介绍,2024年中国养老金融调查结果显示,14.25%的受访者在金融投资中有过上当受骗的经历,这反映出养老金融领域在产品供给、投资安全和信任度方面仍有待提升。
他强调,目前养老金融产品供给不足,且更多集中在高收入群体,而农村居民和中低收入群体的金融服务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满足。“农村居民仅靠种地收入就不需要金融服务吗?他们的土地经营性收入,未来如何转化为养老保障?这些问题还缺乏深入研究。”董克用表示,农村土地经营收入的转化问题,是养老金融亟须关注的方向。
他还指出,虽然很多银行已在推进适老化改造,但线下网点布局和服务模式仍存在短板,需要进一步优化。养老金融的突破不仅要靠产品增加,还应在机制设计、服务模式和技术应用上进行系统性变革。
“养老产业本质上是基于服务的产业,具有三个特点:收益率低、投资回报周期长、产品多样化。”董克用解释说,随着年龄增长,老年人收入水平下降、消费能力减弱,因此需要“耐心资本”进入该领域,支持养老产业的长期发展。
为构建未来养老金融新生态,董克用提出,应更多从用户生命周期和资金使用路径出发,提供涵盖“养老金+健康支出+生活支出+遗产规划”的综合解决方案,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。
他建议,建立更广泛的养老和健康数据共享机制,实现跨机构协同服务。同时,可探索“算法建议+人工监督+用户反馈”的共治模式:智能工具提供初步建议和风险提示,人工进行审核把关,并结合用户反馈持续优化模型。在这一过程中,金融科技赋能养老金融必须始终坚持经济、社会与伦理的可持续原则。
(编辑:郝成 审核:吴可仲 校对:颜京宁)